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气体检测发挥着作用。无论是监测工业废气排放以保护环境,还是检测医疗设备中的气体浓度以保障患者安全,准确的气体检测结果都是决策和操作的重要依据。而气体校准,作为确保气体检测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气体校准,简而言之,就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对气体检测仪器进行调整和校验,使仪器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气体浓度高度匹配。这一过程类似于给一把尺子重新刻度,确保它能准确测量长度。对于气体检测仪器而言,校准能校正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产生的偏差,如传感器老化、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电路漂移等,从而保证仪器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原理上看,气体校准主要基于标准气体的特性。标准气体是一种或多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气体混合物,其浓度值经过严格的计量认证,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在校准过程中,将标准气体通入待校准的气体检测仪器,仪器对标准气体进行检测并输出测量值。通过对比仪器测量值与标准气体的已知浓度,就可以确定仪器的测量偏差。如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就需要对仪器进行调整,直至仪器测量值与标准气体浓度相符,从而完成校准过程。
不同类型的气体检测仪器,其校准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如热导式气体分析仪、红外式气体分析仪、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等,各自有其适用的校准流程。
以热导式气体分析仪为例,校准前需先对仪器进行 30 - 60 分钟的预热,确保电路稳定,同时检查气路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渗入影响零点。标准气体方面,零点气通常选用高纯氮气(99.999%)或不含待测组分的底气,跨度气则根据待测气体浓度配置梯度标准气,比如测量一氧化碳时,跨度气浓度一般为满量程的 50% - 80%。校准流程包括通入零点气调节仪器零点旋钮,使显示值≤满量程的 1%;切换跨度气后,调节跨度旋钮让读数与标准值一致,误差需控制在≤±1% FS;最后通入低、中、高浓度标准气,绘制校准曲线,要求线性相关系数 R²≥0.999。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校准气体中含有腐蚀性组分,同时将环境温度波动控制在 ±5℃内,以防止热敏元件损坏和热导率变化引入误差。
红外式气体分析仪校准前,需预热仪器 2 小时,使红外光源稳定,并使用高纯氮气吹扫气室 10 分钟以清除污染物。零点气要求高纯氮气中不含待测组分,如测量一氧化碳时,氮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需≤1ppm;跨度气则为含单一或多组分的标准气,浓度覆盖量程的 30% - 90%。校准方式有单点校准和多点校准,单点校准只需通入跨度气调节增益使读数吻合,高精度需求时则需用 0%、20%、50%、100% 量程标准气建立四阶多项式拟合曲线。若待测气体存在交叉干扰组分,如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检测的干扰,还需用含干扰气的标准气进行修正。此外,校准气体压力要与实际工况一致(通常 0.1 - 0.3MPa),压力波动会改变光程吸收效率,且需定期(每季度一次)清洁红外光源窗口,防止灰尘影响光强。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校准前,传感器需活化 24 小时,通入目标气体至信号稳定,同时检查电解液是否干涸,液膜式传感器若干涸需补充电解液。标准气体选择上,零点气一般为高纯氮气或洁净空气(测氧气时零点气为氮气),跨度气为低浓度标准气,例如测量硫化氢时,跨度气浓度为量程的 60%,避免高浓度导致传感器中毒。校准流程为通入零点气 10 分钟,调节零点使显示值≤量程的 2%;然后以 200mL/min 流量通入跨度气,待信号稳定后调节斜率,响应时间需≤90 秒;若传感器使用超过 3 个月,还需用中间浓度气(如量程的 30%)验证漂移量,允许误差≤±3%。值得注意的是,校准环境湿度应控制在 40% - 70% RH,高湿度会稀释电解液,且含硫气体传感器校准后需用氮气吹扫 30 分钟,防止电极硫化。
气体校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监测领域,准确的气体校准能保证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精准测量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环保政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在工业安全领域,气体校准确保了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器的准确性,能及时发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泄漏,预防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在医疗领域,气体校准保证了呼吸机、麻醉机等设备中气体浓度的精确控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和麻醉服务,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为了确保气体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国际上,ISO 标准为气体标定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保障了全球范围内气体测量的一致性。美国环保署(EPA)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也制定了严格的气体标定规范,以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气体标定国家标准,如 GB/T 12350 - 2009 等,规范了国内气体标定流程。在实际操作中,要选择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标定气体,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或行业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标定,详细记录标定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条件,并按照规范要求编制报告,以便追溯和审核。同时,要定期对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校准检查,一般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确定校准周期,常见的校准周期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对于使用频繁或对测量精度要求高的仪器,可能需要缩短校准周期,以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气体校准是保障气体检测准确性的核心环节,对于各个依赖气体检测的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行业对气体检测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气体校准技术也将持续发展和完善,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