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分析仪通过红外、电化学或热导原理实时监测空气中CO2浓度,为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植物生长调控、发酵过程控制等提供关键数据。
二氧化碳分析仪的能力若失准,将误导决策,影响健康与生产。掌握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是确保其清晰传译的关键。

问题一:读数漂移或基线不稳
检查传感器是否受污染。红外型传感器镜片可能积灰或结露,用洁净空气吹扫或软布轻擦(断电后)。电化学传感器寿命有限(通常1-3年),若长期漂移且无法校准,需更换。确认仪器是否处于温度骤变或高湿环境,应移至稳定环境或使用采样泵配合干燥管。
问题二:响应迟缓或无反应
检查采样系统:
采样泵是否工作(听声音、看气流);
采样管是否扭曲、堵塞或漏气;
过滤器是否被粉尘堵塞,及时更换。
若为扩散式仪器,确保周围空气流通,避免密闭死角。
问题三:测量值偏高或偏低
进行校准是首要步骤:
使用标准气体(如1000ppmCO2)进行零点与量程校准;
确认校准气体有效期与浓度准确。
若校准后仍不准,检查传感器类型是否匹配:红外型对CO2专一性强,电化学型可能受CO、酒精等干扰。
问题四:开机无显示或死机
检查电源:电池电量是否耗尽,适配器是否正常。重启仪器。若为智能型号,尝试恢复出厂设置。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
问题五:报警功能失效
确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如室内常用800-1000ppm预警,1500ppm报警)。测试报警声光是否正常。检查报警输出接线(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