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分析仪的检定规程是确保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涵盖了技术要求、检定步骤、周期管理、记录与报告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技术要求
测量范围:分析仪的测量范围应覆盖实际应用中的硫化氢浓度水平,且不应低于10ppm。对于不同应用场景,可根据需要扩展或缩减测量范围。
精密度:在测量范围内,分析仪的精密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浓度低于100ppm的硫化氢,分析仪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应超过±5%;对于浓度高于100ppm的硫化氢,分析仪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应超过±3%。
准确度:分析仪的准确度应通过与标准气体进行校准来验证。在测量范围内,分析仪的绝对误差不应超过±5ppm。
响应时间:分析仪的响应时间应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对于常规应用,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0秒。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需求,响应时间应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优化。
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仪在连续工作条件下应保持稳定,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应出现无故故障。分析仪的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不小于5000小时。
安全要求:分析仪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防爆认证、电气安全认证等。分析仪应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地工作。
二、检定步骤
准备工作:
检查分析仪是否正常工作,准备好标准气体、校准设备等。
确认检定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校准:
使用标准气体对分析仪进行校准,调整传感器直至达到规定灵敏度和准确度。
校准气体应包括不同浓度的硫化氢标准气体,以覆盖分析仪的测量范围。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校准方法进行操作,记录校准曲线和检定结果。
稳定性测试:
在恒定浓度下测试分析仪的稳定性,记录读数变化。
稳定性测试时间应不少于72小时,以评估分析仪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性能。
响应时间测试:
使用浓度梯度气体测试分析仪的响应时间,记录达到稳定读数所需时间。
响应时间测试应使用至少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
线性范围测试:
在不同的硫化氢浓度下测试分析仪的读数,绘制标准曲线。
线性范围测试应覆盖分析仪的整个测量范围。
重复性测试: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浓度,记录读数差异。
重复性测试次数应不少于10次,以评估分析仪的精密度。
安全性检查:
检查分析仪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认证和防爆标志。
确保分析仪在检定过程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三、检定周期
根据分析仪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维护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检定周期。一般而言,对于经常使用且工作环境恶劣的分析仪,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定。对于不经常使用或工作环境较好的分析仪,可以适当延长检定周期,但不应超过两年。此外,对于新安装或经过重大维修的分析仪,应进行首次检定。在检定周期内,分析仪应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以确保其性能持续符合要求。
四、检定记录和报告
每次检定应详细记录检定过程和结果,并出具检定报告。报告应包括分析仪的基本信息(如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检定方法、检定结果、性能评价、检定结论等内容。检定报告应归档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